住房城乡建设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通知,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对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“挂证”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专项治理。此次治理将分为自查自纠阶段和排查处理阶段,重点核查工程技术人员的注册单位与实际工作单位是否一致,确保建筑市场秩序和工程质量。通知还详述了查处“挂证”行为的严格措施和长效机制。

为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,住房城乡建设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了一项重大通知,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对专业技术人员“挂证”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专项治理。这次行动旨在通过自查自纠和排查处理两大阶段,全面规范工程建设领域的执业行为,确保工程质量和市场秩序。
在自查自纠阶段,各地区的相关部门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及单位进行彻底的自查,针对“挂证”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全面排查和自我纠正。随后,在排查处理阶段,相关部门将结合社保缴费、住房公积金缴存等信息,重点核查注册单位与实际工作单位是否一致,对发现的问题严格依法处理。
通知特别强调了强化组织实施、依法从严查处、强化信息公开、加强舆论引导及完善长效机制五项工作要求。违规人员将被撤销注册许可,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注册;违规单位将被公开,纳入资质动态核查;对提供违规中介服务的机构也将依法严肃查处。通过强化信息化手段,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排查力度,确保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。
此次专项治理行动可谓是对工程建设领域的一次大整顿。近年来,“挂证”行为在业界屡见不鲜,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,更威胁到工程质量和安全。通过专项治理,政府部门不仅明确了处理方法和责任追究机制,更重要的是强化了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,让违法违规行为无处遁形。对于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单位来说,合规经营是唯一的出路。通过这次行动,专业技术人员应更加重视自身职业道德和执业规范,而各单位则需要健全内部管理制度,杜绝“挂证”行为的滋生。总体来看,此次专项治理不仅仅是一场风暴,更是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契机。通过严格执法和全面监督,工程建设领域有望迎来更高质量的发展。